柯城:靶向监督联企连心更“亲清”
破土动工,机器轰鸣,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没想到第一期外资这么快就到位了,多亏了你们,项目建设才能如期启动。”面对跟踪回访的衢州市柯城区纪检监察干部,某外资公司负责人激动地上前握手,话语间难掩喜悦之情。
项目顺利开工的背后,离不开柯城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护航。在此之前,该区纪委监委在走访企业过程中了解到该公司在项目建设落地及资金入库推进过程中,因境内外注册名称不同等问题,企业注册和外币开户遇到困难,项目推进陷入僵局。
为了让企业“稳心”更“安心”,区纪委监委发挥监督保障作用,一方面督促营商办积极与市场监管部门沟通,提前了解外资企业注册注意事项,并要求招商组全程陪同协助企业开展外资注册;另一方面会同营商办、经信、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单位,先后2次召开协调会,帮助企业牵线搭桥走通相关流程,确保外资及时到位,项目快速上马。
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柯城区纪委监委找准职责定位,不断拓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聚焦决策部署落地、主体责任落实、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政务服务和政商交往等重点领域,加强与营商办、财政、审计、司法等部门协同联动,打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政企恳谈会交办事项专项监督等系列组合拳,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截至目前,全区纪检监察组织对企业、乡镇街道、职能部门等主体开展明察暗访72次,发现问题36个,推动问题整改32个,提出意见建议36条。
“亲”了怕踩红线,“清”了怕服务不到位,政商交往中如何把握尺度是很多党员干部的痛点。为进一步厘清政商交往边界、规范政商交往行为,该区纪委监委全面排查梳理、汇总提炼风险点,制定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正负面清单18条,为领导干部与企业家交往划出“安全区”,拉起“警戒线”。
为破解“亲而不清”腐败作风问题,该区加大对营商环境领域信访举报件办理力度,明确落实惠企政策、行政审批、执法监管等7类受理范围,拓宽“信、访、网、电、微”多元畅通的信访举报渠道,建立反映损害营商环境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接收处置绿色通道,实行分流转办、优先处置、直查快办、限期办结,确保企业诉求、群众举报事项高质高效办理。建立问题线索直移快办、高频问题会商研判、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工作机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监督推动建章立制,做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
柯城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监督+服务”模式,通过开展“下沉式”监督,面对面听意见、实打实解难题。图为该区纪委监委派驻发改局纪检监察组下沉企业,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帮助推动解决。严向阳 摄
日前,在区生态工业园区举办了一场气氛热烈的恳谈会,区纪委监委会同相关部门、属地乡镇与园区内企业主“面对面”对话,对收集来的问题现场督办解决。
督促相关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是让政商关系“清上加亲”,加快形成既亲又清、良性互动氛围的关键。该区纪委监委联合多部门组建助企服务工作组,按照“无事不扰、难时出手、有呼必应”要求,分组下沉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收集企业对政策执行、政务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依托护航营商环境联席会议机制,聚焦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推动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此外,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该区纪委监委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正面清单”中适用容错免责的具体事项,启动容错纠错机制和澄清保护机制,对受到诬告陷害或者错告的及时澄清正名,鼓励党员干部放下包袱,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勠力同心干事创业。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探索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加强营商环境领域‘四风’问题动态监测和廉政风险评估,构建智能化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助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柯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文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