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莫让蜜蜂飞走了
“周组长,快尝尝我家今年的新蜜,可甜了!”这几天,我和组员小柴一直在走村入户开展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检查。到养蜂人吴某家时,吴某看见我们便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自家的蜂蜜。
“老吴,中蜂养殖项目补助款拿到了吗?”
“拿到啦!我现在养蜂的劲头更足了。”吴某笑道,“这日子和蜂蜜一样甜勒。”
我不由想起去年的情景。去年2月,区纪委收到吴某反映区农业农村局暗箱操作私下确定中蜂养殖补助户问题的信访举报。我们立即着手调查。中蜂养殖是浙江省扶持项目,旨在推进中蜂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促进产业升级,衢江区于2018年4月启动项目申报,计划2019年6月验收,验收合格后按照总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从调查情况看,所有养殖户资料都是经乡镇层层上报,政策公示、养殖户初审等程序到位。
但是在检查项目申报资料时,组员小柴发现了不寻常的地方:有一份水鸭养殖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增加了中蜂养殖项目。
接过资料,我发现, 项目申报的截止日是2018年4月30日,这户徐姓申报人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却在当年5月10日变更增加了养蜂项目。仔细查看全部11户申报材料,还有3户在申报截止日后补办了营业执照。
水鸭养殖户怎么会突然养殖中蜂?为什么有这么多户补办营业执照?我心里顿时产生一连串疑问,便决定和小柴一起实地走访。
驱车一个多小时,又走了近一个小时的田间小路和山路,在一个偏僻的小水库旁,我们找到了申报人老徐。老徐年近七旬,头发花白,但精神健朗。老徐相告,他年轻时曾是个专业养蜂人,辗转国内不少省份,现在年纪大了,就在家乡养起了鸭子。由于其所在地为农业开发示范区,蜜源丰富,就重操旧业,顺带养了三十几箱中蜂。
现场我们发现老徐的蜂箱颜色不一样,便询问了老徐。老徐显得挺兴奋,原来,去年4月份,他听村里有人说,养殖中蜂50箱国家就有几万元补贴,他便又购置了些蜂箱和蜂种,上报了资料,后来镇政府告诉他需要营业执照,于是他又将原来的水鸭养殖营业执照项目进行了变更。“来回跑了几趟,资料总算交齐了,就等着验收拿补贴了。”老徐乐呵道。
但当我提出看看养殖场其他设施时,老徐却一脸懵。我将中蜂养殖扶持政策详细地解释了一遍,老徐听了,沉默良久:“我以为只要养50箱中蜂就有补贴,这些设备要好多钱,我年纪大了,不想再折腾了。”
继续走访发现,部分养殖户对项目具体建设内容、验收条件等根本不清楚,有的养殖户申报资料也是一次又一次地跑才补齐。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有的乡镇具体负责人员对该政策也是一知半解。
周学平现场走访中蜂养殖户
这是怎么回事呢?随后我们约谈了该项目具体负责人——区畜牧兽医局产业发展科科长严某。
“对中蜂养殖产业扶持政策,前期是怎么宣传的?”
“我区养蜂人很少,就没组织政策宣传学习,按照程序要求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示了7天,要求乡镇通知养殖户按时上报项目。”
“据我们了解,养蜂人不少为老年人,且场所偏僻,他们能看到吗?乡镇都通知到位了吗?”
“这……我不清楚。反正资料收集完成后就由各申报户自行实施,我们组织验收,合格的才发放补助款,这不算什么大事吧?”严某顿时紧张了起来。
“可别让蜜蜂飞走哇。惠民政策旨在帮扶群众,必须精准实施。政策宣传不到位会让群众产生误解,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项目失去群众监督,还会导致暗箱操作、骗取套取情况的发生。”
因中蜂养殖扶持项目政策解读和宣传发动不深入、审查把关不严,严某受到政务警告处分,其分管领导受到诫勉谈话处分。
按照我们调查反馈情况,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对原中蜂养殖申报主体逐户上门解释,重新组织政策宣讲和项目申报。符合条件的吴某则成功申报了该项目。
“现在政策这么好,今年我想扩大中蜂养殖规模。”品尝着香甜的蜂蜜,吴某和我谈起了今年的打算。
“加油干。照这样的势头,大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我拍了拍吴某的肩膀说道。(衢江区纪委区监委派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周学平)
[全文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