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动态 > 审查调查

德清县倾情倾力解决群众信访问题

2012-03-14 来源:市纪委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加,信访工作作为群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范围和内容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和丰富。浙江省德清县纪委、监察局在信访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解决好群众诉求,维护好群众权益,疏导好群众情绪,充分发挥信访部门连心桥晴雨表减压阀的作用。近年来,该县共受理来信来访1065件次,按期办结率在98.5%以上,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群众赞誉。

 

速查速办 快办快结

以行付之解民忧

 

不久前的一天深夜,浙江省德清县筏头乡佛堂村一位村民给县纪委打来举报电话,反映该村一名在县法院工作的干部项某某因违规占地建房、擅自在自家门前设路障等问题与村民发生矛盾纠纷。县纪委分管领导得知情况后,当即抽调相关人员组成调查组,连夜赶赴佛堂村展开调查。经过一天一夜的调查了解,调查组认为,群众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随即,县纪委责令筏头乡政府清除了项某某设置的门前路障,并将违规建房的问题移交县国土资源局调查处理。

德清县纪委、监察局始终抓住提高办信办访效率这个关键,以受理必办、即受即办、速查速办、快办快结的实际行动,为上访群众排忧解难——

初信初访下真功,对上访群众第一次反映的情况、要求解决的问题,在认真了解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抓住问题实质,一步处理到位,力求不出现反复,不使矛盾、问题复杂化;直查快办讲速度,对信访案件简单、易查易结、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来访来信以及上级交办的信访问题实行直查快办,提高信访案件办理的效率;办结时间严要求,严格信访办理办结时限,减少办信环节周转的时间,一般信访件办结时间不超过10天,疑难信访件办结时间不过一个月,署名信访件必须进行回访,匿名信访视情况适当进行集体回访。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察局共受理初信初访件833件,一次办结率达92.7%

 

发现问题 决不姑息

以法严之化民怨

 

该县纪委曾收到过一封匿名举报信,称该县筏头乡人大副主席钱某收受过该乡六洞桥抢险工程两名承包人人民币2万元。信中提及的六洞桥抢险工程曾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而该工程的具体负责人就是钱某。

这封匿名信引起了县纪委、监察局的高度重视:对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必须彻查到底,给老百姓一个交代。随即,由分管副书记牵头的调查组迅速展开外围调查。通过对两名承包人谈话取证等相关调查,钱某最终承认其与另一名工作人员共同贪污、受贿10余万元的违纪违法事实。在调查钱某经济问题的过程中,还牵出了副乡长胡某、工作人员徐某受贿20余万元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4人后被移送司法机关,均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对重大责任事故背后腐败案件的严肃查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群众的不满情绪,也为身处重要岗位、负责民生工程项目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敲响了一记警钟。

认真严肃、公平公正地开展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是该县纪委、监察局一贯坚持的原则。该县纪委、监察局努力做到雷厉风行、实事求是地开展纪检监察信访调查,发现问题,决不姑息,该批评教育的不走过场,该处理的不避重就轻,该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立即移送。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察局信访部门向案件检查室等部门提供有价值线索60条,转立案39起,成案率达65%。对群众信访举报轻微违规违纪、够不上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64名党员干部进行了信访监督,其中信访谈话40人,诫勉谈话5人,发出信访通知书12份,向组织部门提出否决(或暂缓)提拔任用建议的7人。

 

熟知政策 耐心引导

以理晓之释民惑

 

2010年底,该县雷甸镇水产村部分村民联名举报某知名企业董事长沈某某在十年前的企业转制过程中侵吞集体企业、财产,以及违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问题。县纪委、监察局迅速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发现村民反映的问题与事实不符,但上访群众对此结论并不满意。

随后,县纪委、监察局派出调查人员再赴水产村,召开了一场答疑大会,讲清了几个观点:沈某某的企业在十年前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村企分开是顺应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举措,程序合法,手续完备;这家企业的发展壮大对社会就业、国家税收特别是水产村基础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部分贫困群众的失落心理可以理解,但是要转变等靠依赖等陈旧思想观念,应当自食其力,勤劳致富。

灯不拨不明,理不点不透。村民们对这场集中答复十分满意,表示不会再就此问题上访。

向上访群众讲清道理,既是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疏通思想、赢得理解的重要手段。县纪委、监察局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信访干部,要成为熟知政策法规、深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者。

针对上访群众来自不同阶层的特点,该县纪委、监察局的信访干部注意把握两点:对涉及农村土地、征地拆迁等方面的上访问题讲清大道理,向上访群众讲解党和政府的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对因个人利益等上访的问题讲好小道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耐心倾听、解释,进而化解矛盾。(田立新)(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
[全文下载]: